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八面来风】这一段,哪个年龄段的人最难受?

立平坐看云起 弱信号
2024-11-24

【原来无数次说过,我写公众号的动力之一是学习的乐趣。在每每弄懂一个个小问题的同时,把看到的一些观点、看法、事实,用八面来风的主题,分享给大家】

王明远:这一段,哪个年龄段的人最难过?

这几年虽然人们普遍感觉到日子都难了,但是对于不同年龄段,难的程度不一样。退休一代受影响最小,他们旱涝保收拿着养老金,依然逍遥快活地旅游、跳舞;1964-1974一代,大多数都有一定积蓄,基本完整享受到时代红利,即使行业不景气,也可以安心躺平、等待退休;00后的起步是残酷的,但是他们尚年轻,可以从容调整自己,等待下一步机遇。

但是8090后是受时代之变打击最严重的:他们积累少,抗打击能力弱;他们要么面临结婚生子,要么是上有老、下有小,经济负担最重;他们处于事业关键期,如果一个下行周期维持个十来年,可能此生事业黄金期就过了。

8090后一代不可否认出生于一代物质和信息相对充裕的时代,但是很少有人感觉到幸福快乐。这一代人的悲剧在于,他们的成长阶段,可以说是中国几百年来社会生存竞争压力最大的时代——这是由于前几十年人口增长太快,资源又贫乏;中国现代化速度太快,使命又太艰巨等所决定的。他们从求学、就业,到生活都是被时代赶着走、吊着走,一直在按照前人所教导/示范的模式,努力获得一个现代化起步社会并不多的优质资源(BJ王明远《这一波经济周期变幻,受伤害最大的是8090后一代》)。

孙评:我的看法,80后和90后还是不一样的。一年多前,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《无论高端低端,能就业就是好端》,其中写道:刚看了一个说星巴克里那些失业80后的小视频。什么是80后?最大的80后,应该是1980年出生的,今年是43岁。最小的是1989年出生的,今年是34岁(按写文章时的年龄)。据说在某些大厂里,35岁已经是不受待见的年龄,是潜规则里要挤兑你走的年龄,是人们潜意识里快要退休的年龄。在生活中,他们已经不是还有资本无忧无虑的青年。他们中的相当一些人,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。如果父母的经济状况不理想,他们的压力就更重。你现在是家里真正的顶梁柱,你失业了,一家老小怎么办?刚刚出生的还不懂事的孩子怎么办?渐渐老去的父母怎么办?你怎么面对几乎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的妻子?假如他们还年轻,假如他们是90后,还可以脸皮厚一点,回家对正当壮年的父母说:老爸老妈,工作没了,最近得回家蹭点饭啊。但80后能够这么说吗?他们只能独自承担,只有自己去想办法。

陈志武:藏富于民,才会有消费

为什么把国有资产返还老百姓能带动内需?为便于理解,先讨论美国消费需求增长的原因。过去十年里,美国家庭累计储蓄15000亿美元,这个数字不小。但如果把美国土地、企业资产、房产等各类资产的升值加在一起,那么过去10年里,美国家庭累计资产升值总额为35万亿美元。也就是说,资产性财富增长跟劳动收入储蓄的比例差不多是22∶1。由此不难看出,为什么美国人把劳动收入基本都花掉,存下的钱很少,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资产性财富增长以后,不需要再去储蓄。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消费内需那么高,可以为美国、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等的经济增长提供推动力。

在土地公有、主要生产性资产国有的制度安排下,中国的老百姓消费跟土地增值、跟资产性财富增值、跟资产性收入没有关系。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这么想:“因为这些国有资产增值、国有土地增值了,按照全民所有的概念我也有一份,所以今天我可以多花些钱,今年我可以多花些钱了”。在国有制之下,这些资产的升值、土地的升值,跟自己可以花的钱没有关系。这就是为什么只要国有经济在中国唱主角,经济增长所能带来的内需就远低于本来可以有的水平,未来的增长还必须依赖出口市场(陈志武:通过“还产于民”实现“还富于民”)。

孙评:上面说到消费的低迷,究其原因,人们强调的往往就是收入与预期。在这里,陈教授给出了另一个因素,这就是财富。仔细琢磨一下,财富这个因素确实非常重要,因为财富对消费有着双重的影响。一方面,财富及财富带来的收入,本身就是实际的支付能力。另一方面,财富又决定着人们对未来的预期。这些年消费的低迷,一个不可否认的重要原因就是财富在缩水。过去我曾经说过,中国过去这些年的一个重要变化,是我们从一个真正无产的社会变成一个多少有点财产的社会。这也是支撑过去这些年比较旺盛消费力的重要因素。现在看,如何保住人们对财富的信心,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。

墨钜:企业走出去,就业走出去,该结束了

这几年,走出去,已经成了势不可挡的潮流。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,走到越南,走到印度,走到墨西哥去了。这个走出去,并不是商品和服务走出去,而是企业和工厂走出去,这就把就业和税收都送给了越印墨。

企业之所以走出去,不外乎两个主要的理由:越印墨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更便宜。越印墨的出口商品比中国的关税低很多。第一个理由,不成立。通过资本深化,投资于自动化和智能化,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,即便给工人涨工资,还是能大幅降低单位商品的劳动力成本。这些投资回报很高,中国政府应该提供贷款加以鼓励。第二个理由,出口商品关税,才是企业走出去的真正原因。而且,所有企业,都处于一种囚徒的困境。同一行业一旦有些企业走出去了,关税更低,还留在国内的企业,就活不下去。于是,都争先恐后地走出去。

走出去,不仅削弱了中国的诸多产业,而且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宏观经济后果。中国经济的各种困境,走出去都难辞其咎。

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去,造成大量失业。进而,薪资下降,消费萎缩,物价下跌,百业萧条,失业加剧,陷入这个螺旋下坠的陷阱。要知道,在走出去之前,中国经济一直担心的是,招工难民工荒而非失业,工资涨得太快,通胀而非通缩。当前中国经济各个方面的困境,财政、货币和金融等等,无不与走出去有关。税收减少,公务人员工资拿什么发?年轻人都失业了,老年人退休金养老金从哪里来?以前烦恼的是外储太多和人民币升值,而现在担忧的却是外储下降和人民币贬值(墨钜:企业走出去,就业走出去,该结束了)。

孙评:老实说,对这个观点我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说。纯粹从经济的角度说,走出去是一个合乎理性的选择。但这只是一个方面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大家都知道,我这几天多次谈就业的问题,因为现在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就业上去。我现在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是,产业置换对就业的影响,能吸收就业的被置换出去,资源都集中到并不能提供很多就业机会的高大上上边去。如果没有就业,没有就业能带来的收入和信心,如何支撑经济的循环呢?

关联阅读:

孙立平:一瓶茅台,折射出两样东西

孙立平:四段话,也许有助于对收缩型思维理解

孙立平:没有经济就没有民生,但反过来说可能也成立,没有民生就没有经济

孙立平:那位女孩的悲剧,只从收缩型思维来说

孙立平:两件事,心里堵得慌,不吐不快

值得玩味的几件事情,你能解读出什么是什么

【八面来风】最应该宽松的可能并不是货币政策,而是压抑的社会氛围

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




挖茶俱乐部自己制作的一款老熟茶


第十六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获奖



对饮茶品茗感兴趣的朋友

可以加上面的微信

由其拉入挖茶俱乐部微信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弱信号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